

1月14日,75岁的李爷爷顺利出院。此前,他成功接受了皖西北首例机器人辅助下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手术。相较于传统术式,机器人手术以更高精度、更小误差、更灵活的操作,助力食管癌手术进入更微创的时代。
今年75岁的李爷爷家住阜南县,一个月前,他突然出现进食哽咽感,便前往当地医院就诊。通过胃镜检查提示有一处见一较大块糜烂面,活检病理提示鳞状细胞癌,初步确诊为胸中段食管鳞癌。
日前,在家人的陪伴下,李爷爷慕名来到我院心胸外科就诊。入院后,进一步完善多项检查后,经全科多次讨论,明确李爷爷为胸中段食管鳞癌。查无明显手术禁忌后,科室决定为李爷爷实施机器人辅助下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
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在安医大一附院专家指导下,在机器人辅助系统下,我院心胸外科团队成功为李爷爷完成手术。手术耗时3个小时,术中出血极少,术后恢复良好。目前,李爷爷已顺利出院。
据了解,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食管中段,早期症状不明显,可出现进食异物感或哽咽感,中晚期会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方法,但传统食管癌根治手术,需要开胸,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康复慢。而腔镜食管癌根治手术对于一些肿瘤较大或位置欠佳的患者切除率低,个别淋巴结难以彻底清扫,喉返神经损伤率高,影响患者近期预后和远期生存。
而机器人辅助手术则可以实现更微创、更精准,在最大程度彻底清扫淋巴结的同时,更好的保护了重要的神经和脏器,降低了围术期并发症,提高了远期疗效。
“机器人操作台视野放大10倍左右,可为医生提供极佳视野,机械手臂不仅能更准确地切除相关组织,还能灵活地躲避患处周围的血管、神经损伤。”我院心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顾江魁表示,机器人手术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减少损伤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可以减少患者的术后的痛苦和并发症,达到康复快、出院早的目的。未来,心胸外科团队将继续拓展机器人手术的应用范围,超越更高的手术技术壁垒,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更微创和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不断提高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及远期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