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会指南 联系我们
服务政府   服务社会   服务会员
新闻中心
 
协会动态

安徽省健康服务业协会公共急救分会2025年会暨“急腹症与多发伤研讨班”顺利举办

文章来源:学术交流部   发布时间:2025-09-16  【字体:


2025年9月12日至14日,安徽省健康服务业协会公共急救分会2025年会暨“急腹症与多发伤研讨班”在合肥圆满举行。本次会议由安徽省健康服务业协会主办,安徽省健康服务业协会公共急救分会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共同承办,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急诊医学专家、学者及一线临床医师,共同围绕急诊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趋势展开深入交流,以促进行业技术创新与学术合作。会议设置多个分会场,议题覆盖广泛,为与会代表献上了一场内容丰富、视野开阔的学术盛宴。


                                    

实操培训

两大实操培训分会场在分会场同时举行,聚焦肠梗阻导管临床应用、氧疗与机械通气两大急诊急救领域的重要技术,为与会临床医师提供了系统化、高水平的技能提升平台。

“肠梗阻导管临床应用培训”分会场中,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周纬教授首先就《肠梗阻导管的基础知识与临床适应症》进行了系统讲解。随后,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陈泓磊教授深入介绍了《内镜下经鼻、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的临床应用场景及操作注意事项》。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李卫教授则分享了《放射介入下肠梗阻导管的置管技巧及术后护理要点》。最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刘雷教授分析了《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肠梗阻保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随后现场为学员展示了肠梗阻导管的详细构造及使用方法,整场培训内容紧密贴合临床实际,为提升肠梗阻规范诊治水平提供了重要参考。



  “氧疗与机械通气培训”分会场中,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丁振兴教授首先就《呼吸力学与机械通气》进行了系统讲解,为学员们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随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笪伟教授深入阐述了《通气模式与呼吸机撤离优化策略》,对临床常见通气模式的选择和撤机流程的精细化管理的分享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勇教授带来了《急危重症通气策略实战与应用》,通过丰富的临床案例,生动讲解了如何在复杂危重情况下制定个体化的通气方案。最后,迈瑞公司陈晓娟临床高级讲师就临床常见的难点——《人机对抗的识别与处理》进行了专业讲解与实操演示,其贴近临床的解决方案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实用技术参考。

 

 

 

开幕致辞与主题报告

论坛在热烈而隆重的气氛中拉开帷幕。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兼急诊外科主任王兴宇教授主持开幕式。首先由安徽省健康服务业协会公共急救分会会长、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区急诊科主任俞凤教授向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及同仁表示诚挚感谢,并对本次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安徽省健康服务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余华伍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急诊医学在公共卫生体系和临床实践中的核心地位与关键作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李小虎教授致辞,充分肯定了急诊科在急危重症救治和多学科协作中所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急诊学科建设—范西真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范西真教授以《急诊学科建设》为主题发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讲。他系统阐述了新形势下急诊学科的发展路径与核心任务,强调应不断完善人才梯队建设、优化急诊服务流程、加强急危重症救治平台建设。范教授还结合本院急诊科的建设实践,分享了在学科管理、技术创新和区域协作等方面的宝贵经验,为各级医疗机构急诊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参考。

严重战创伤长征经验—李文放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的李文放教授以《严重战创伤长征经验》为题,带来了一场极具分量与深度的专题报告。李教授结合其多次参与重大应急救援及军事医学任务的丰富经验,系统总结了长海医院在严重战创伤救治领域所积累的独特“长征经验”。

团队配合与非技术技能助力严重创伤救治—徐善祥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徐善祥教授以《团队配合与非技术技能助力严重创伤救治》为题,带来了一场深刻且富有启发性的专题报告。徐善祥教授指出,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精湛的医疗技术固然重要,但高效的多学科团队配合与沟通、领导、决策等非技术技能同样是决定救治成败的关键因素。

警医联动的苏州实践—徐峰 教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徐峰教授以《警医联动的苏州实践》为题,进行了一场极具现实意义和创新性的专题报告。徐峰教授系统介绍了苏州地区在构建警医高效协同机制方面的探索与成功经验,重点分享了如何通过制度化、信息化和流程化建设,打破部门壁垒,实现紧急医疗救援与警务应急处置的无缝衔接。

严重创伤的早期评估与紧急处置-MTD模式与核心理念—李占飞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同济医院的李占飞教授以《严重创伤的早期评估与紧急处置—MDT模式与核心理念》为题,做了一场紧扣临床实战的权威报告。李占飞教授开宗明义地指出,对于严重创伤救治而言,尽早启动创伤团队进行早期评估与处置直接决定预后,而多学科协作(MDT)是贯穿这一过程的核心救治理念。

创伤患者营养支持:从指南到临床—李贺 教授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李贺教授以《创伤患者营养支持:从指南到临床》为题,带来了一场紧扣临床实际需求的精彩报告。李贺教授指出,营养支持是严重创伤患者综合救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如何将循证指南有效转化为个体化的临床实践,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挑战。


 

卫星会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俞凤教授以《IDSA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治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为题,带来了一场紧扣国际前沿的权威学术报告。俞凤教授围绕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最新发布的耐药革兰阴性菌治疗指南,系统梳理了重要更新内容,并结合国内临床实践进行了深入阐释。


 

急诊外科专场

本专场聚焦急腹症外科前沿与疑难领域,邀请国内多位知名专家,就外科干预时机、复杂创伤处置及临床决策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度交流,内容紧密贴合临床实战。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林炳锵教授以《血运性肠梗阻:急腹症外科医生干预的时机》为题,系统阐述了该急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关键点和手术时机的把握原则。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丁威威教授分享了《创伤性腹壁疝的急诊处置与腹壁重建策略》,从损伤控制到确定性手术,全面介绍了创伤性腹壁疝的规范化处理路径。陕西省人民医院杜工亮教授针对《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救治》,准确诊断和及时处理在降低死亡率中的重要作用,并详细介绍了溶栓、抗凝、取栓及手术的适应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曹荣格教授则围绕《复杂腹腔感染的急诊诊治》,提出基于病原学和局部感染控制的个体化治疗策略。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邱兆磊教授在《高龄急腹症患者营养管理》报告中,深入探讨了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难点与实施要点。最后,大会主席、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兴宇教授以《急腹症治疗决策:手术or非手术?》为题作总结发言,通过多个经典案例,剖析了临床决策的综合考量因素与循证依据。

整场专题报告高潮迭起,现场讨论热烈。本专场聚焦临床难点与热点,融合多学科视角,为提升急腹症外科诊治水平提供了系统而前沿的学术指导,受到与会代表广泛好评。


急诊内科专场

本专场聚焦感染、心肺急症、脓毒症、慢病管理及中医急救等多维度议题,汇聚省内外多位急诊内科专家,共同探讨前沿进展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诊疗策略。

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晓飞教授以《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诊治概览》为题,系统梳理了这一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病学、检测方法与治疗策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景荣教授在《从“心”出发:提高成人暴发性心肌炎的诊治策略》报告中,强调了早期识别和综合干预对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性。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叶胜教授分享了《基于灾难应对的急救教育实践探索》,为大规模伤亡事件中的医学救援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吴敬医教授在《急诊老年脓毒症患者的衰弱评估与个体化治疗》中,深入探讨了如何平衡炎症风暴与免疫衰老,实现精准治疗。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国玉教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2025)更新》进行专业解读,为慢阻肺急诊管理带来国际新视野。最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孙培养教授以《中医急救:古老智慧与现代急诊的碰撞》为题,生动展示了中医药在急症处理中的独特理念与应用价值。

整场会议内容涵盖从微观耐药菌防控到宏观灾难医学教育,从老年脓毒症个体化治疗到国际指南更新,既聚焦难点又贴近临床,为急诊内科同仁带来多层次的启发与思考,获得与会者的广泛好评。


 

急诊病例专场

本专场聚焦临床疑难与典型病例,多位来自省内外医院的专家分享了宝贵的一线诊疗经验,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学术盛宴。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贯成教授以《多发伤中的隐匿杀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识别》为题,通过案例深入剖析了闭合性损伤的早期征象与鉴别要点,强调了及时诊断对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作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汤永辉教授分享了《培门冬酰胺酶相关性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的综合治疗病理分析》,系统介绍了该疑难病例的治疗策略与多学科协作经验。阜阳市人民医院朱玉乾教授回顾《一例多发伤小肠破裂的救治》,完整呈现了从院前到术后的全程管理要点。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裴学勇教授则以《生命的警示:一例破伤风患者的救治回顾与反思》,深刻总结了破伤风防治中的经验教训,呼吁重视规范预防与早期干预。铜陵市人民医院韩亮教授在《胆道手术致肠瘘—另辟蹊径解困局》中,展示了一例术后复杂并发症的创新处理路径。最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浩教授分享了《一例巨大腹壁切口疝伴肠穿孔病例》,体现了疝外科急症处理的综合决策与技术细节。

整场病例讨论内容扎实、启发性强,现场交流气氛热烈。本专场通过真实病例的深入剖析,显著提升了与会医务人员对急腹症与创伤领域疑难重症的诊疗能力,受到一致好评。

 

 

总结与展望


在闭幕式上,大会主席王兴宇教授对本次年会的学术成果与重大意义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会议不仅成功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更深入探讨了急诊医学领域的热点与前沿,为学科未来发展明确了方向。王兴宇教授强调,今后将继续深化国内外学术合作,凝聚多方智慧,共同推动我国急诊医学事业迈向新的台阶。


 

上一篇: 已经到达第一张
下一篇: 安徽省健康服务业协会成功举办重症诊疗思维与AI辅助决策会